

碘-131治療目前已成為分化型甲狀腺癌(DTC)術后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該治療可清除殘余的甲狀腺組織,殺滅隱身的癌細胞,同時可探測并治療頸部淋巴結和遠處轉移灶,從而降低復發、提高臨床治愈率。碘-131治療甲狀腺癌需要一個低碘飲食的過程,在隨訪中,不少分化型甲狀腺癌碘-131治療后的患者,認為需要終生低碘飲食,這樣有利于疾病控制及預防復發,其實,這是個飲食的誤區。
下面:告訴您如何科學低碘飲食。
一、為何需要低碘飲食? 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主要原料,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情況下,我們通過攝取食物中的穩定碘(碘-127)進行生理代謝。碘-131治療甲狀腺癌患者,由于大部分甲狀腺組織已被切除,僅剩余一小部分可以攝取碘-131,所以對碘-131的攝取率比較低,甲狀腺組織和甲狀腺癌病灶不能區分碘-131和碘-127(食物中的穩定碘),低碘飲食可以讓剩余的甲狀腺細胞處于饑餓狀態,使放射性碘-131能夠最大程度的進入剩余甲狀腺組織或甲狀腺癌細胞,從而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二、正常人每天攝入多少碘合適? 嬰兒、幼兒和學前兒童:90ug/天; 12歲以下學齡兒童(包括12歲):120ug/天; 12歲以上兒童及成年人:平均攝碘150ug/天;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200ug/天。 正常人最低生理需求:75ug/天;成人每天攝入標準碘鹽6-8g即可獲得102-150ug的碘。 低碘飲食的標準是每日碘攝入量50ug以下。 三、低碘飲食需多久? 低碘飲食通常開始于放射性碘-131治療前2-4周,并一直持續到碘-131治療之后1月左右。當患者不需要繼續行碘-131治療,也就是,不存在殘留甲狀腺組織和攝碘的轉移灶,就不必低碘飲食了。 四、低碘飲食應避免的食物、藥物有哪些? 1.忌用碘鹽。目前我國食用加碘鹽的含碘量為20-50ug/g,每天若進食4-5g碘鹽,一天的攝碘量就遠遠超過了小于50ug/d的低碘飲食的標準了。同時,雞精中的含碘量也很高,每100g約含碘766ug,低碘飲食期間建議換用無碘鹽。 2.忌口海產品。海產品中,以海藻類(如海帶、紫菜、裙帶菜等)含碘量最高。其次為海貝類、蝦皮,所以這幾類需要完全忌口。 3.控制蛋類攝入。蛋白質類食物中,蛋類含有不少碘(主要集中在蛋黃),其中含碘量相對高的是鵪鶉蛋(37.6ug/100g),其次為雞蛋(27.2ug/100g),算下來一天1-2個雞蛋白的攝取,還是在低碘飲食的允許范圍內的。 4.避免造影檢查。增強CT等檢查常用的造影劑中含碘量為150mg/ml,含碘量相對較高,建議碘-131治療前2月內禁止行增強CT等檢查。 大部分陸地上的天然食材(非腌制、加工食物)含碘量并不高,酸奶、牛奶等乳制品的含碘量通常在2ug/100g以下,絕大多數水果蔬菜中的含碘量都低于10ug/100g,雞肉、牛羊肉的含碘量都在10ug/100g左右,而豬肉的含碘量僅為1.7ug/100g。因此,使用無碘鹽烹飪肉類和蔬菜完全可以達到低碘飲食的標準,做到科學的低碘飲食。 最后,低碘飲食一覽表告訴各位如何科學的做到低碘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