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隸屬于大骨外科專業,現經過多年發展現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學術風格的專業。治療范圍涵蓋頸胸腰椎退變性疾病、脊柱骨折、脊柱畸形、脊柱腫瘤及感染性疾病,治療理念上科室以微創精準、加速康復為目標,微創手術占比達80%以上。
脊柱外科是山東大學及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博士點及博士后流動站,是山東省15家骨科臨床重點??浦?,2015年成立了濟南市重點實驗室-骨生物力學和骨代謝實驗室。
脊柱外科下設門診,病房,監護室等機構?,F有病床30張,門診量:12000人次/年,年手術病人:1000余例,在脊柱疾病微創診療方面擁有較廣泛的社會影響,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其中經皮椎體成形手術在濟南地區開展最早、手術病例數最多。
二、醫師團隊
科室現有醫、教、研總人數12人,其中泰山青年學者特聘專家1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5人。學歷方面博士7人,碩士5人,博士學位者占全科總人數的60%。留美學者4人,留德學者2人。
科室與國內外大型脊柱中心長期開展臨床及科研合作,先后與美國堪薩斯州衛斯理醫學中心脊柱外科及關節與脊柱中心、德國Shonklinikium醫院脊柱外科、美國南加州大學附屬醫院脊柱中心、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脊柱外科、北京天壇醫院脊柱外科、齊魯醫院脊柱外科開展深入交流,科室每年派出多名醫師至相關脊柱中心進修學習,。
三、專業特色
目前科室利用所學最先進技術開展了頸椎病、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脊柱側彎、脊柱骨折、脊柱感染、脊柱腫瘤、頸肩痛、腰腿痛、脊柱骨質疏松骨折等脊柱外科所有疾病的手術治療。
脊柱骨折的微創治療:老年脊柱骨質疏松骨折微創治療技術是科室特色技術,是山東省第一批開展此類技術的科室。相關手術開展20余年來,已為3000余例從55歲,最高到97歲的中老年病人,半小時之間解除極度疼痛、不能活動的痛苦,恢復正常生活,受到骨質疏松脊柱骨折病人的交口稱贊,吸引濟南市乃至全省的病人到中心醫院脊柱外科治療。
椎間盤疾病的微創治療:頸腰椎椎間盤疾病的微創診療工作是科室的重心??剖腋鶕C醫學的理念,對各年齡段的椎間盤突出患者進行階梯治療。從最簡單的神經根封閉、骶管封閉等到極其微創的椎間孔鏡、椎間盤鏡、UBE手術乃至小切口的MIS-TLIF手術、ACDF手術、ACCF手術,我們都對針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個體化的處理,在盡可能微創的手段下為患者解除痛苦,減少后期的并發癥。
脊柱畸形的矯形手術治療:科室可開展脊柱六級截骨術,能夠有效的治療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凸畸形、老年退變性脊柱側彎、后凸畸形、陳舊性胸腰椎壓縮骨折、強直性脊柱炎骨折后凸畸形、爆裂骨折前后路重建等復雜脊柱手術。
脊柱腫瘤的綜合治療:鑒于脊柱原發及繼發性腫瘤的發病率升高,科室在相關疾病的綜合治療領域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運用椎體成形術等脊柱微創技術治療脊柱轉移瘤,開展全椎體腫瘤切除等開放手術治療惡性腫瘤、脊柱脊髓壓迫,開展椎板切除減壓、椎管內腫瘤切除治療椎管內神經源性腫瘤等。
團隊始終堅持以質量為中心,以病人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想病人所想,尊重生命,所有手術的前提是病人生命安全、病人從手術中獲益、病人付出最小的代價,按照國際上最新的疾病診療指南決定是否手術,堅決按照醫療核心制度為病人排除手術風險,堅決不過度治療,不需要做的手術堅決不做。集科室、醫院之力為病人服務,幫助病人從手術中盡快康復,回歸家庭、社會、工作。
四、科研教學
科室承擔山東大學、山東省第一醫科大、濰坊醫學院等高等院校的醫學本科、碩士、博士教學培養任務,為本院、省立醫院、齊魯醫院及全省和全國的醫院培養本科、碩士、博士醫學人才,是山東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科醫師培訓、醫師轉崗培訓基地,為山東省培養合格住院醫師、全科醫師、轉崗醫師??剖依塾嬇囵B博士研究生19人,碩士研究生23人。
科室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及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后基金面上項目及青年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科技廳、山東省衛健委、濟南市科技局科研項目??剖抑饕芯糠较驗榧顾钃p傷后的病理、生理過程,以及脊髓損傷后的瘢痕修復,骨科高分子材料學的臨床應用等,每年發表高質量SCI論文多篇。其中2020年龔維明主任為首的團隊發表的一篇 SCI論著,影響因子高達14.593分,代表著脊柱外科科研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
學科臨床學科帶頭人龔維明教授為山東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美國高級訪問學者。山東省康復醫學會骨松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北美脊柱外科會員。自1985年起從事骨外科工作,在骨科創傷,脊柱矯形、頸肩腰腿痛等方面進行了多年的精心研究,已開展各類骨科手術近萬例。近十年主要開展脊柱外科的診治工作,包括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管狹窄、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失穩癥,頸胸腰錐骨折、脊髓損傷、脊柱腫瘤、脊柱畸形矯正、脊柱感染等疾病,微創手術比例達到80%。
學科科研帶頭人寧斌教授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博士研究生導師,濟南市技術拔尖人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泉城產業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創新團隊)、中國博士后基金特別資助、泰山學者青年專家計劃、山東省博士基金、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學術提升計劃人才項目,濟南市科技發展計劃等科研項目10項,經費450萬余。近三年,SCI收錄雜志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16篇,累計影響因子50余分。其系統性的開展脊髓損傷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圍繞脊髓損傷后疤痕形成的基因治療這一方向申請多項國家、省級課題,在國內脊髓損傷的基礎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五、就醫指南
科室位置:
6號病房樓九樓:脊柱外科
科室門診:門診三樓脊柱外科門診
咨詢電話:
脊柱外科醫生辦公室:0531-55865493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一個小口就解決了困擾我行走困難的問題,真是太感謝你們了?!?3的李奶奶開心地說道。近日,她在濟南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接受了微創脊柱內鏡手術治療,術后3天即康復出院。
據李奶奶說,她的癥狀已持續多年。與其他腰椎疾病不同的是,李奶奶既沒有腰部疼痛,也沒有典型的下肢放射性疼痛癥狀,主要表現是行走距離縮短,走一二百米就感到雙腿像灌了鉛一樣,酸脹無力,只能歇歇再走,這對她的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
聽周圍人介紹濟南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不錯,李奶奶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我院就診,找到了主任醫師仲江波,經過仲主任診斷李奶奶為腰椎管狹窄癥。由于患者年齡較大、基礎疾病較多,仲主任為李奶奶制定了脊柱內鏡下椎板減壓的手術方案,這是一種極其微創的手術方式,尤其適用于難以耐受傳統微創手術或不愿進行傳統微創手術的患者。
聽說需要做手術,李奶奶開始是拒絕的。仲江波主任醫師耐心地介紹:“脊柱后路內鏡手術的皮膚切口不足1厘米,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且對脊柱穩定性破壞小,能夠最大限度保留腰椎的功能,對于身體狀況不能耐受開放手術的老年人最為適用?!睗u漸地,李奶奶懸著的心放了下來。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仲江波主任醫師帶領團隊為李奶奶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團隊僅通過鑰匙孔大小的切口,在可視內鏡下將組織放大,準確進行椎板切除減壓,并精準避開周圍的血管神經。整個手術時間僅1小時,皮膚切口不足1厘米,僅需縫合一針。李奶奶在手術后第二天即可在腰圍保護下下地活動,手術后3天就出院了。李奶奶的生活質量有了極大的提高。昔日只能依靠別人幫助的她,如今實現了自理,還能做飯、出門散步,精神狀態良好。
據李健主治醫師介紹,脊柱內鏡技術多應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的微創治療,主要是進行鏡下髓核摘除。而近年來,隨著鏡下可視環鋸、鏡下磨鉆、經皮椎弓根釘等器械的研發,脊柱內鏡的適用范圍不斷擴大:頸腰椎椎間盤突出、頸腰椎椎管狹窄等等。傳統的手術上述疾病需要開放手術的患者,可在脊柱內鏡的幫助下通過微創手段進行椎板切除減壓、鏡下椎間融合等,減少了患者的創傷,同時使得患者恢復時間縮短,更快的融入生活。
我院脊柱外科一直致力于采用微創手段治療頸、腰椎疾病,科室每年所開展的手術九成以上均為各種形式的微創手術,既減少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及費用,也使其術后康復更加迅速,受到了廣大患者和家屬的好評。
仲江波 · 主任醫師
仲江波,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德國高級訪問學者。從事骨科臨床工作30余年,對脊柱、脊髓相關性疾病的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對頸椎、腰椎退變性疾?。i椎病、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癥、腰椎間盤突出癥)、胸椎管狹窄癥、脊柱側彎畸形、脊柱脊髓損傷、脊柱結核、脊柱原發及轉移性腫瘤、骨與軟組織腫瘤等疾病的診斷及手術治療。對頸、腰椎疾病、脊柱畸形及高齡患者骨質疏松患者的手術特點有深入研究。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脊柱分會腰椎教育工作組委員;山東省醫學會骨科分會脊柱學組委員,山東省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脊柱創傷學組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委員;濟南市醫學會骨科學會委員。
共承擔省、市級科研課題6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獲市級科技進步獎4項。目前做為第一主研人承擔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在《中華外科雜志》等國內外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8篇(其中SCI收錄3篇),參編著作2部。
“聽人說以前做手術要在背上留下一個15厘米左右的刀口,還要躺好幾個月,我是實在堅持不住了才下決心來動手術。沒想到做完手術第二天不僅腿不疼了,大夫還讓我下床活動,背上3個硬幣大小的小切口更是萬萬沒想到,術后5天我就出院了,真是太敞亮了!”
這位來自東北的劉先生是一位老腰椎間盤突出患者了,5年間反復的腰腿痛折磨已使久病成醫的他對于保守治療失去信心,前段時間甚至出現步行50米就腿痛難忍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4月中旬,劉先生來到濟南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病區住院治療,龔維明主任經過詳細的體格檢查與影像學評估,確診為腰3-腰4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脊柱外科龔維明醫師團隊充分分析了患者的病情并制定了診療方案,選擇了脊柱微創技術——擴張通道系統下經椎間孔入路后路植骨融合內固定微創手術(mis-TLIF),在“硬幣”大小的擴張系統下順利解除患者的腰椎病變,患者術后第二天即下地活動。
濟南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宋宏亮主任介紹說:“隨著老齡化的發展,腰椎退變性疾病變得越來越常見。大部分的腰椎退變性疾病可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或通過一段時間的保守治療得到解決,但對于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并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手術治療是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p>
在很多病人的傳統印象中,脊柱手術一直是開大刀才能解決的,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下定決心。但如今的脊柱外科手術早已發生改變,精細化、微創化、個性化已成為我科手術的特點。龔維明主任介紹說:傳統腰椎手術需要廣泛剝離肌肉和去除骨質,腰椎后方破壞結構多,患者術后臥床的時間長,容易出現血栓及肺部并發癥。mis-TLIF手術作為我科的常規治療方案,已廣泛應用于我科腰椎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癥、重度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退行性側彎等腰椎疾病的治療,年手術量位居省內前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術者選擇通過通道進行精密操作,在狹窄的操作空間下同時做到既減壓又融合,實現雙重的治療效果。
手術過程就好比是“管中窺豹”。龔主任解釋說:借助微創牽開器,經由肌肉天然的間隙進入,無需廣泛切開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從而避免了因肌肉軟組織剝離過多而導致的遲發性脊柱不穩;通過精準操作,在硬幣大小的方寸之間,“庖丁解?!卑愕爻浞炙山獗蛔甸g盤卡壓的神經根,解除患者癥狀。別看手術傷口不大,手術可以同時做到既減壓又融合,是目前可以實現雙重治療效果的脊柱外科微創技術,而手術效果與傳統開放手術并無二致。此外,由于手術創傷小,術后患者恢復快,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動,減少了術后臥床時間,同時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這也恰好滿足了患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及越來越高的治療要求。
龔維明·主任醫師
龔維明,主任醫師,三級教授,碩士生導師,濟南市中心醫院骨外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主要從事骨科及脊柱外科相關疾病的診治工作。任山東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委員,山東省康復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濟南醫學會骨礦鹽與代謝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發表SCI論文10余篇,主持多項省、市級科研項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宋宏亮·主任醫師
宋宏亮,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山東大學醫學院畢業,從事骨科工作20年,專注脊柱外科專業,能夠獨立開展脊柱外科各類常規及復雜手術治療,尤其擅長脊柱微創治療,曾于2011年赴美國堪薩斯醫學院、2015年赴德國圣安娜醫院進修學習脊柱內鏡技術,是濟南首批脊柱內窺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成員之一。發表SCI論文兩篇,承擔省級科研課題一項。
我院560明天計劃選派到美國學習脊柱外科的張慶國醫師,在科室內的學術講座收到良好的效果,取得了同行的公認。近日又受齊魯醫院脊柱外科主任聶林教授的邀請,到齊魯醫院脊柱外科做了專題學術報告,報告的題目是‘Rationale of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和‘Revision Spine Surgery’,參會的3名教授以及20余位副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一致認為張慶國醫師的這2個報告代表了目前脊柱外科發展的方向、水平,報告中的新技術非常值得在國內臨床開展,并對我院在人才培養方面的遠見卓識,表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