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市中心醫院核醫學科(前身同位素室)創建于1962年9月,是山東省較早開展核醫學診斷和治療的醫院之一,是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現已成為集核醫學與分子影像診斷、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療、功能測定為一體的核醫學與分子影像診療中心。
【學科人員】科室人員梯隊配備合理,擁有全省較強的核素診斷和治療臨床醫護技專業隊伍。目前科室工作人員共20名,其中正高級職稱1名副高級職稱2名;中級職稱9名;初級職稱8名。擁有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1名,碩士研究生6名。
【專業特色】科室擁有濟南地區第一臺進口全息數字化Discovery
MI型PET/CT及SPECT/CT核醫學顯像設備各1臺,設規范化核素治療病床12張,是濟南市核醫學與分子影像診療中心。
目前開展主要項目如下:
1.PET/CT顯像:腫瘤方面(腫瘤的臨床分期及治療后再分期、腫瘤治療過程中的療效監測和治療后的療效評價、腫瘤的良惡性鑒別診斷、腫瘤患者隨訪過程中監測腫瘤復發及轉移、健康體檢等)心血管系統(心肌代謝顯像、存活心肌評估等);神經系統(腦代謝顯像等)。
2.SPECT/CT顯像:全身骨顯像、心肌灌注顯像、腎動態顯像、甲狀腺顯像、甲狀旁腺顯像、唾液腺顯像、異位胃粘膜顯像、胃腸道出血顯像、肺通氣/灌注顯像、131I全身顯像等。
3.核素靶向治療:131I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后清甲、清灶治療;89Sr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等。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山東某地的張先生自2021年2月開始出現不明原因的乏力,在當地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顯示貧血,大便潛血陽性,但引起貧血的病因未能明確。張先生在當地醫院進行了輸血、營養支持等治療后,全身乏力及貧血的癥狀暫時得到了改善。8月初張先生又因腹痛、腹脹伴惡心、嘔吐去當地醫院檢查,強化CT顯示小腸占位性病變。后經朋友推薦,張先生來到了濟南市中心醫院就診。腸外一科專家接診后,以小腸腫瘤并不全性腸梗阻收入院。
胃腸外一科孫少川主任在詳細評估患者病情后,考慮為小腸淋巴瘤可能性大,經胃腸外一科、血液科、核醫學科等多學科會診,首先建議患者進行PET/CT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張先生來到核醫學科,趙修義主任與患者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溝通,并詳細說明了PET/CT檢查的相關情況。
在核醫學科,張先生順利完成了全身PET/CT檢查。PET/CT圖像清晰的顯示出了患者回腸局部的病變(表現為腸壁增厚以及對18F-FDG顯像劑攝取的明顯增高)。在患者左側胸壁軟組織內、腸系膜區、盆腔內還發現多個18F-FDG顯像劑攝取增高的淋巴結。趙主任綜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及PET/CT圖像,考慮張先生的病變為小腸淋巴瘤伴多發淋巴結受累,并建議患者先進行手術治療以解除不全性腸梗阻等癥狀,后續再進行化療等綜合治療。
張先生在我院胃腸外一科接受了小腸腫瘤切除手術,術后病理確診為小腸部位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隨后轉入血液科進行下一階段的治療。張先生在血液科進行了4個療程的化療,腹痛、腹脹等癥狀緩解,貧血明顯好轉。為進一步評估淋巴瘤的治療效果,張先生再一次來到核醫學科進行PET/CT檢查,檢查顯示,患者既往多處受累的淋巴結均無明顯18F-FDG顯像劑攝取,提示患者體內已無明顯存活的腫瘤組織,證實了臨床治療的效果,張先生及家人看到這一結果后,都松了一口氣,同時感慨核醫學科檢查的神奇之處。
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PET/CT檢查,卻并不完全了解他的具體原理及用途。
那么PET/CT檢查到底是什么呢?趙修義主任介紹說,PET/CT是目前臨床上最先進、最高端的分子影像成像設備,具有高敏感性、高特異性的優點。PET/CT顯像是PET的功能成像和CT的解剖結構成像的有機結合。傳統的PET顯像,是指將18F-FDG顯像劑注入人體后進行成像,以反映組織對葡萄糖代謝情況,從而可以根據人體組織細胞對顯像劑攝取的高低來判斷正常組織器官及病灶的代謝情況;而CT顯像則能起到定位病灶、了解病灶和周圍組織關系、輔助診斷等作用,二者融合可以在準確的顯示病灶的同時,還可提供病灶代謝活性等信息,對病變尤其是腫瘤性病變的臨床診斷、分期及療效監測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PET/CT檢查對淋巴瘤患者的意義是什么呢?首先PET/CT能夠進行全身顯像,可以清楚的顯示淋巴瘤患者病變的部位、形態、大小、數量及代謝活性,讓受到淋巴瘤侵犯的器官及組織立即“現形”,為淋巴瘤在臨床上的分期提供了有利的依據,以便臨床醫生制定更精準的治療計劃。其次,在治療過程中,通過對腫瘤組織代謝活性及形態的評估,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對前期治療的療效做出更好的判斷。最后,在一個階段的治療結束后,PET/CT還可以判斷患者體內是否殘存尚有活性的腫瘤組織,為臨床醫生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提供有效依據。
這周一,是張先生來核醫學科門診常規復查的日子,此時張先生的心情與精神狀態與3年前初來核醫學科就診時簡直天壤之別。70多歲的張先生于2017年11月因雙葉甲狀腺乳頭狀癌行甲狀腺全切加淋巴結清掃術,術后手術醫生請核醫學科會診,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碘-131治療。張先生回憶當時得知自己患了癌癥簡直就是天塌了,也根本沒聽說過什么是碘-131治療,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核醫學科,李魯生主任熱情的接待了患者,李主任根據張先生的病史、手術記錄、病理及CT等結果,診斷為甲狀腺乳頭狀癌伴頸部淋巴結及肺轉移,確定需要碘-131進一步治療,為其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建立了核素治療隨訪病歷,張先生說是李主任的專業水平和耐心打消了自己的所有疑慮和擔心。
在隨后一年的治療和隨訪過程中,李魯生主任綜合張先生的病情,根據制定的診療計劃分別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和2018年11月給張先生進行了3次碘-131治療(全身碘掃見下圖),張先生的頸部轉移淋巴結和雙肺轉移灶逐漸消失,隨著治療的好轉,張先生精神狀態也逐漸好起來,目前生活質量較前有了明顯的提高,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據李魯生主任介紹,甲狀腺癌以其發病率逐年增高而日益引人關注,根據2018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數據估計,全球甲狀腺癌發病率約為6.7/10萬,我國每年新增病例達19萬。分化型甲狀腺癌(DTC)起源于甲狀腺濾泡細胞,是甲狀腺癌中最為常見的類型,主要包括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占甲狀腺癌總體的95%以上。DTC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甲狀腺全切除、放射性碘-131及促甲狀腺激素(TSH)抑制治療。
碘-131是診斷和治療甲狀腺疾病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物理半衰期為8.04天,其中90%以上為β射線,口服碘-131吸收入血后,可被甲狀腺濾泡細胞攝取濃聚。分化型甲狀腺癌的細胞仍具有攝取碘-131的能力,碘-131治療成為絕大多數中高危DTC患者甲狀腺全切/近全切除術后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之一。
乳頭狀甲狀腺癌易早期發生區域淋巴轉移,大部分患者在確診時已存在頸部淋巴轉移,少部分患者發生肺及骨骼遠處轉移。根據轉移灶的不同給予患者不同個體化治療劑量,4-6個月可重復治療。碘-131治療大大降低了中高危甲狀腺癌患者復發率。
家住濟南的王女士10年前因“心慌、手抖伴多汗”診斷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10年間先后口服幾種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癥狀可緩解,但多次復發。今年2月份王女士又出現了上述癥狀,在濟南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復診聽醫生說甲亢治療除了口服藥物還可以通過碘-131內照射治療,于是王女士慕名來到核醫學科李魯生主任門診。
李主任詳細詢問王女士的病情之后,綜合相關檢查、檢驗結果確診甲亢復發,建議患者碘-131治療。根據臨床表現及碘-131攝取試驗、甲狀腺靜態顯像、甲狀腺功能等檢查檢驗結果,李主任給予王女士口服碘-131 12m Ci的治療方案??诜?131后1個月,王女士來復診,激動地說“心不慌了,手也不抖了”,復查甲功等各項指標也明顯好轉。碘-131治療后半年再次復診,王女士已無心慌、手抖及出汗煩躁等不適,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甲狀腺靜態顯像結果顯示甲狀腺體積較前明顯減小,攝锝功能較前減低。每次來復診王女士都難掩自己激動的心情,說“多虧了濟南市中心醫院核醫學科李主任,困擾自己多年的甲亢終于治好了?!?/span>
在平時的臨床工作中,像王女士這樣的被甲亢困擾多年的患者真的不少,但是多數患者對甲亢的碘-131內照射治療不是非常了解,輻射大嗎?什么情況可用碘-131治療?效果怎樣?有什么副作用?治療前有什么注意事項?針對上述的問題,李魯生主任給廣大患者做了詳細解答。
一、什么是碘-131內照射治療?
治療甲亢有三種有效方法,內科藥物治療(如賽治、他巴唑)、外科手術治療和核醫學科碘-131治療。碘-131治療甲亢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方法,碘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原料,口服一定量的碘-131幾乎都被甲狀腺組織吸收,碘-131在衰變過程中釋放出β射線可選擇性破壞甲狀腺細胞,使甲狀腺激素分泌降低,從而達到治療甲亢的目的。
二、碘-131治療輻射大嗎?
多數患者甲亢碘-131治療劑量的輻射量低,可門診治療。少數需要大劑量碘-131治療甲亢者,宜采用住院隔離式治療。碘-131在甲狀腺內有效半衰期約3.5-4.5天,碘-131在衰變的過程中釋放β射線,其在生物組織中平均射程0.8mm,能量幾乎全被甲狀腺組織吸收,對甲狀腺周圍組織和器官影響較小。建議服碘-131后2周內避免與嬰幼兒及孕婦密切接觸,育齡患者碘-131治療后半年內采取避孕措施。
三、什么情況可用碘-131治療?
藥物療效差或多次復發;有手術禁忌證或手術風險高;有頸部手術或外照射史;病程較長;老年患者(特別是伴發心血管疾病者);合并肝功能損傷;合并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合并骨骼肌周期性麻痹;合并心房顫動,應選擇碘-131治療。
四、碘-131治療甲亢前有什么注意事項?
由于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在甲亢治療過程中,建議低碘飲食1-2周(避免食用海帶、紫菜等)。治療準備期間需避免應用含碘造影劑和藥物(如胺碘酮)。
五、碘-131碘治療甲亢能達到什么效果?
如果用藥劑量和給藥方確,80%~90%的病人都能夠一次性治愈。多數情況下,治療1個月左右,就會逐漸好轉,3-6個月,就能夠治愈。治愈的表現為甲亢的癥狀如心慌、手抖、煩躁、腹瀉等逐漸消失,甲狀腺縮小,患者體重增加。但是,由于個體差異,少數病情較重的患者,有可能需要2到3個療程治療。
六、碘-131治療有什么副作用嗎?
碘-131治療甲亢已有60多年歷史,現已是歐美國家治療成人甲亢首選療法。少數患者服用碘-131后幾天可能出現乏力、頭暈、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等反應,一般較輕微,不需要特殊處理。曾經甲減被認為是碘-131治療后的并發癥,隨著對疾病認識的不斷深入和理念的更新,近年來應用碘-131治療甲亢的臨床實踐發生了很大變化,碘-131治療后甲減的發生屬于治療后轉歸。美國甲狀腺協會(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2016版甲亢診療指南明確提出:甲亢患者碘-131治療后達到非甲亢狀態,包括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和發生甲減,均視為治療成功。發生甲減后可以用左甲狀腺素片替代治療,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育齡期婦女可以妊娠和分娩。
核醫學科
濟南市中心醫院核醫學科(前身同位素室)創建于1962年9月,是山東省較早開展核醫學診斷和治療的醫院之一,是國家級核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F已成為集醫學與分子影像診斷、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療、功能測定為一體化的核醫學與分子影像診療中心。
科室人員梯隊配備合理,擁有全省較強的核素診斷和治療臨床醫護技專業隊伍。目前科室工作人員共21名,其中正高級職稱1名;副高級職稱3名;中級職稱9名;初級職稱8名。擁有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5名。
科室擁有濟南地區第一臺進口全息數字化GE Discovery MI型PET/CT及SPECT/CT核醫學顯像設備各1臺,設置規范化核素治療病床12張。
目前開展主要項目
1.PET/CT顯像:腫瘤方面(腫瘤的臨床分期及治療后再分期、腫瘤治療過程中的療效監測和治療后的療效評價、腫瘤的良惡性鑒別診斷、腫瘤患者隨訪過程中監測腫瘤復發及轉移、健康體檢等);心血管系統(心肌代謝顯像、存活心肌評估等);神經系統(腦代謝顯像等)。
2.SPECT/CT顯像:全身骨顯像、心肌灌注顯像、腎動態顯像、甲狀腺顯像、甲狀旁腺顯像、唾液腺顯像、異位胃粘膜顯像、胃腸道出血顯像、肺通氣/灌注顯像、131I全身顯像等。
3.核素靶向治療:131I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后清甲、清灶治療;89Sr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等。
4.我院核醫學科開展131I治療甲亢項目已有50余年的歷史,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建成了山東省內一流的核素治療病房和核醫學??崎T診,培養了一支臨床經驗豐富、高水平醫技護團隊,患者遍及全省各地,在危重癥甲亢診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以其經濟簡便、成本低、安全有效等優勢贏得了患者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