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外一科為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普通外科醫師??婆嘤柣?,中華醫學會全國縣域醫院普通外科腔鏡技術培訓基地,山東省臨床醫學重點???。
科室主要從事胃癌、結直腸癌的外科規范手術治療;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包括近端胃癌根治雙通道消化道重建技術、全腔鏡消化道重建技術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包括經自然腔道腫瘤標本取出技術(NOSES)、低位直腸癌的經肛全直腸系膜切除手術(taTME)等,居于國內先進水平??剖抑饕中g專家在日本國際一流胃癌診療機構——日本“癌研有明醫院”、“國立癌癥中心”接受過規范的培訓,與國際及國內著名消化道腫瘤外科機構及同行有著密切的學術往來,是中國胃腸腫瘤外科聯盟成員科室。
省內最早采用標準臨床路徑管理技術實施腹外疝的標準化診療,其腹腔鏡腹股溝疝手術技術以及局麻疝修補技術為疝患者、特別是高齡、高危疝患者帶來福音。依托濟南醫學會創辦的“疝病培訓學?!迸囵B了一批又一批疝手術專業技術人才。
成立我省首家“減重代謝手術門診”,為較早開展手術治療肥胖和二型糖尿病成規模、較成熟的醫療中心之一,手術獲益患者遍及全國諸省及韓國、澳大利亞等國,是國際卓越代謝手術聯盟(IEF)成員。
近年來針對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外科治療以及便秘外科治療積極開展工作,造福更多患者。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疝氣,是百姓都知道的一種常見病。根據發生部位不同分為腹股溝疝、切口疝、造口旁疝、臍疝、食管裂孔疝等。其中腹股溝疝最為常見,好發于小兒和中老年人。主要表現為腹股溝區可復性包塊,包塊在咳嗽、用力排便、行走后出現,休息平臥后可消失。包塊出現時會伴有墜脹感或者疼痛,影響日常生活。隨著時間延長,包塊體積也會增大。疝60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可達1%。高齡患者發病率更高。
為給更多疝病患者帶來更加專業、精準的診療,濟南市中心醫院胃腸外一科/疝和腹壁外科于2022年4月25日—29日舉行第36期疝病義診。義診范圍包括:腹股溝疝、切口疝、造口旁疝、臍疝、食管裂孔疝、腹壁腫瘤、腹直肌分離等。在此期間對于符合條件的腹股溝疝患者優先入院,由專業的手術團隊保證手術質量。從入院、手術直至出院24-48小時之內即可完成。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優化診療流程,減少在院時間,方便患者,同時由專業的手術團隊保證手術質量。所有患者采取預約制。
活動時間 2022年4月25日—29日(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午8:00—11:30 下午13:30—17:00 活動地點 濟南市中心醫院1號樓(門診樓) 3樓5診區12診室(胃腸外一科/疝和腹壁外科) 預約方式 1.現場預約:1號樓(門診樓)3樓5診區12診室(胃腸外一科/疝和腹壁外科) 2.電話預約(8:30-17:30):13370587679(孫醫生) 3.微信預約:Szhwsyw
9月24-25日,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胃腸外科微創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會議在濟南順利舉行。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是山東省科協主管、山東省民政廳核準登記的獨立法人社團,山東省一級學會。新成立的胃腸外科微創專業委員會掛靠在山東大學附屬濟南市中心醫院,我院胃腸外一科孫少川教授擔任主任委員。
此次盛會邀請了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康亮教授、山東省立醫院副院長李樂平教授、山東大學附屬濟南市中心醫院院長、黨委書記蘇國海教授、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德山教授到場致辭并作現場指導。來自全省16地市400余位臨床、護理、醫技專家參加了本次盛會,全場座無虛席,內容精彩紛呈。成立大會上同時選舉我院胃腸外一科姜永勝副主任醫師以及來自省立醫院、齊魯醫院等17位專家擔任副主任委員。我院胃腸外一科劉國勤副主任醫師等41專家擔任常務委員,我院胃腸外一科孫中偉、王磊副主任醫師擔任秘書。專委會委員共計366名,為目前學會成員最多的專委會。
*黨委書記、院長蘇國海教授為大會致辭
*山東省立醫院李樂平副院長為大會致辭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康亮為大會致辭
*山東省老年醫學學會會長劉德山講話
大會同時也是一場學術盛宴,來自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李子禹、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付蔚華等全國及省內專家為大家奉獻精彩的學術講座。大會設疝與腹壁外科、胃腫瘤、結直腸腫瘤3個分會場,分別由我院胃腸外一科孫中偉副主任醫師、姜永勝副主任醫師和劉國勤副主任團隊聯合山東省立醫院靖昌慶教授團隊、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波教授團隊等為大家奉獻了7臺精彩的手術直播。我院胃腸外一科倡導發起的’山東疝病診療聯盟”也在此次盛會成立。第一批共有來自濟南、淄博、臨沂、菏澤、泰安、濟寧等多地市25家單位加盟。我院胃腸外一科擔任聯盟主委單位。
*孫少川主任委員發言
本次大會的順利召開,孫少川主任成為省級學會主任委員,標志著我院胃腸外科專業水平躋身省內前列,有了更加全面合理的人員結構,也有了更加開闊的發展平臺。為全省胃腸外科微創專業學術交流打造了一個良好的平臺,構建了技術共享、資源共享、數據共享的學科新聯盟,為促進我院胃腸外科專業的發展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院胃腸外一科獲“山東疝病聯盟主委單位”
孫少川 ·主任醫師
孫少川,主任醫師,胃腸外一科主任、山東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濰坊醫學院教授。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減重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胃食管返流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外科分會普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濟南醫學會胃腸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分會無疤癜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學分會濟南市中心醫院普通外科??婆嘤柣刂魅?,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微創解剖學組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對外交流與合作分會委員會委員,《中華肥胖與代謝病電子雜志》、 《腹腔鏡外科雜志》、 《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編委。
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文章20余篇,擁有專利2項,開展多項課題的研究,并且多次獲得省市級科技獎。
擅長胃癌,結直腸癌的診斷和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肥胖癥和2型糖尿病等代謝綜合征的外科微創手術治療;疝病的微創手術治療;以及便秘的外科微創手術治療等。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劉國勤 · 副主任醫師
劉國勤,副主任醫師,山東省老年學與老年醫學學會胃腸動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委員,濟南醫學會胃腸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1年畢業于原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現海軍軍醫大學)6年制本科,畢業后在原濟南軍區總醫院普外科工作10年,近年主要從事胃腸腫瘤微創外科治療臨床工作及相關臨床研究,在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發表脾曲腫瘤手術入路論著,近4年潛心研究結直腸血管CTA成像,發現3種能很好顯示血管3、4級分支的成像技術,并發現了Riolan弓形成的理論基礎。
門診時間:周四全天
孫中偉 · 副主任醫師
孫中偉,副主任醫師。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食管裂孔疝與胃食管反流專業組委員,山東省醫學會疝和腹壁外科學組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普外科分會青年委員,山東省醫學會小兒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濟南醫學會胃腸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
主要從事疝和腹壁外科、胃腸外科專業,擅長腹股溝疝、臍疝、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病、小兒疝、鞘膜積液、胃腸道腫瘤、急腹癥等的診治。在SCI和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專著1部,國家專利4項。
門診時間:周五上午
姜永勝 · 副主任醫師
姜永勝,副主任醫師。日本國立癌癥中心和癌研有明醫院訪問學者;山東省普外科醫師協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肥胖和糖尿病外科醫師委員會中青年委員;中國康復委員會減重與代謝康復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會委員;主研胃癌精準治療和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參與多項省市級科研課題研究,在《中華實驗外科雜志》、《腹腔鏡外科雜志》等核心期刊和SCI發表論。
門診時間:周三全天
胃腸外一科劉國勤團隊在生理學前沿雜志《Frontiers in Physiology》發表原創性論文“The New Concept of Physiological "Riolan's Arch" and the Re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Pathological Riolan's Arch After High Ligation of the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by CT Angiography-Based Small Vessel Imaging”。我院放射科王英為本文的第一作者,胃腸外一科劉國勤為通訊作者,濟南市中心醫院為第一作者單位和唯一通訊作者單位。
對于胃腸外科醫師來說,直腸癌手術的成功部分取決于術前對脾曲血供發布的全面了解,但由于腸系膜上動脈(SMA)與左結腸動脈(LCA)之間在脾曲三維立體解剖關系的復雜性,經典“Riolan弓”理論沒有統一的解剖學概念。這導致直腸癌根治術中腸系膜下動脈(IMA)高位或低位結扎目前尚無共識。
此項研究應用容積技術(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GE工作站的小血管提取技術(selected VR)等先進技術對結直腸癌患者脾曲處SMA和LCA之間捷徑吻合支(相鄰分支)的解剖形態及病理條件下(腸系膜下動脈高位結扎)MCA與LCA之間捷徑吻合支如何代償形成捷徑通路(Riolan弓)及病理性Riolan弓重建機制進行了探討,首先報道流體力學原理為“Riolan弓”演化過程基本原理,揭示了病理性Riolan弓形成的機制。
該研究為結直腸癌手術中IMA高低結扎之爭提供了新的解剖學思路,能根據術前MCA及LCA的CTA分型精準設計個體化手術方案,個體化手術方案為大家公認的理想方案。他們初步相關應用研究已取得很好研究結果。
劉國勤 · 副主任醫師
劉國勤,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院胃腸外一科副主任醫師,山東省老年學與老年醫學學會胃腸動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委員,濟南醫學會胃腸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1年畢業于原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現海軍軍醫大學)6年制本科,畢業后在原濟南軍區總醫院普外科工作10年,近年主要從事胃腸腫瘤微創外科治療臨床工作及相關臨床研究,在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發表脾曲腫瘤手術入路論著,近4年潛心研究結直腸血管CTA成像,發現3種能很好顯示血管3、4級分支的成像技術,并發現了Riolan弓形成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