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二病房是一個集胃腸疾病及肝膽胰疾病內科診療與微創治療為一體的綜合性病房,所有醫護人員均來自原消化內科團隊??剖夷壳坝嗅t生8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4人,住院醫師2人;有護理人員 8人。醫護人員中醫學博士2人,碩士7人,學士7人。目前科室開展業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消化系統疾病常規內科診療:包括食管、胃、腸及肝、膽、胰等器官組織相關疾病的診療工作。針對肝臟疾病,科室主要收治適合綜合性醫院管理的非接觸性傳染的疾病,如脂肪肝、藥物性肝損傷、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肝囊腫、肝膿腫、肝硬化、肝臟良惡性腫瘤等。
消化內鏡相關診療:目前科室可以開展的項目主要包括常規胃腸鏡、膠囊內鏡及小腸鏡檢查等;治療方面包括內鏡下止血治療、胃腸息肉切除、早期胃腸腫瘤的內鏡下切除治療等。早診早治胃腸疾病是我們一直強調并努力做到的目標。
放射介入治療:目前科室已經開展多種介入治療,包括肝癌的化療栓塞術、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張靜脈栓塞術、脾功能亢進部分脾動脈栓塞術、治療門脈高壓的TIPS、經皮肝穿刺膽道造影及引流術;承擔各種消化道狹窄擴張術及支架置入術、消化道出血及腹腔臟器出血的介入診斷及治療等。
超聲介入相關診療:超聲引導下肝癌微波消融術、肝膿腫引流術、肝囊腫硬化術、腹腔置管術、肝組織活檢術等。
人工肝治療:我科是“全國人工肝及血液凈化技術示范中心”,該稱號是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公關協作組及中華醫學會肝病分會重肝與人工肝學組聯合授予的。我科開展的重癥肝病的綜合治療聯合人工肝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診療效果,為重肝患者帶來福音。此外,人工肝治療對急性中毒、嚴重高脂血癥導致的重癥胰腺炎、重癥感染導致的內毒素血癥等疾病療效顯著。
脂肪肝的綜合治療:我科還是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學組授予的 “全國脂肪肝規范診療中心”。脂肪肝是我國第一大肝臟疾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防治,不少患者可能會發生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們目前開展肝臟脂肪含量檢測及肝臟硬度測定,并根據不同病因對脂肪肝進行個體化綜合治療及管理,取得了良好療效??剖疫€設有脂肪肝??崎T診,為廣大脂肪肝患者帶來福音。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上午 | 下午 |
“今天上午有4名患者出院,另有5名患者即將達到出院標準,可在明天出院?!?023年1月10日,濟南市中心醫院第二緩沖病房,消化二科主任張淑紅查房時,對連續第5天每天都有患者出院感到欣慰:“12月25日醫院為收治重癥患者,組建第二緩沖病房,我們在26日一天收滿40張床位,經過個體化的綜合治療,1月6日開始有患者出院回家,重癥患者康復出院是對我們團隊工作的充分肯定?!?/p>
在濟南市中心醫院第二緩沖病房,每一名重癥患者入院治療的過程,都是一連串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87歲的劉奶奶因為咳嗽咳痰一周,12月27日入院,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腦梗等基礎疾病,長期服用多種藥物。入院肺部CT顯示肺氣腫、肺纖維化,有病毒性肺炎。而且,有心包積液,CT還顯示心影增大,說明心功能不好,心衰。另外,還存在胸椎壓縮性骨折等表現。入院之初,劉奶奶的動脈氧分壓一度低到45mmHg,說明已經出現呼吸衰竭了。面對如此復雜病情的老人,張淑紅主任團隊進行了個體化的綜合治療,先上無創呼吸機,逐步改善氧分壓、糾正呼吸衰竭??共《局委煹耐瑫r,激素+抗凝+改善心臟功能治療+氧療及營養支持治療等多措并舉。住院第7天,撤離無創呼吸機。第15天,即1月10日,劉奶奶生命體征平穩,氧分壓正常,順利出院回家。
*患者劉奶奶的氧分壓趨勢圖
進入2023年度以來,濟南市中心醫院第二緩沖病房數十名重癥患者康復出院、眾多家屬滿懷感激的背后,是張淑紅主任帶領的消化二科團隊克服一切困難、堅決服從醫院統籌調配大局的艱辛付出,也是多科室醫務人員一心為患者著想、專心救治重癥感染患者的縮影:
2022年11月21日晚上,醫院疫情應對處置指揮部研究決定:鑒于疫情防控形勢的需要,消化二科騰出病區,用于擴充感染性疾病科的重癥感染患者收治床位。命令之下,堅決執行,但病房當時有28名住院患者,如何搬遷到只有18張床位的肝膽胰外二科病區呢?10名患者沒有床位,怎么辦?張主任同當日值夜班的醫生逐一分析患者病情,連夜做患者思想工作,動員病情好轉的患者出院。個別患者及家人不理解,張淑紅主任22日一大早就來到病房,親自給患者做解釋工作:“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新冠感染患者收治刻不容緩,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張淑紅主任帶領全科人員22日順利完成第一次病房搬遷工作。
12月18日,因醫務人員陽性感染增加而出現減員,醫院決定消化二科醫務人員、住院患者整體合并到消化一科病區,以確保能夠正常收治患有消化系統疾病的重癥感染者,并保證其住院治療。
*疫情面前,命令來的總是很突然
命令緊急,任務棘手,怎么辦?張淑紅主任帶領全科人員再次在半天時間內完全科室住院患者、各類設施的整體搬遷。
*張主任當時發在科室工作群里的通知
本以為,消化二科團隊從此能夠安頓下來,直至安穩渡過本次疫情高峰。
*張主任通過科室微信群統籌工作
沒想到,12月25日下午,醫院領導縝密研判疫情形勢,決定在外科樓7層組建第二緩沖病房,以緩解急診科大批重癥感染患者亟需入院治療的壓力,同時決定由張淑紅主任擔任第二緩沖病房主任。
*張主任當時發在工作群中的通知
“醫院每天的急診量由平常的120人次左右驟增至300、400,甚至頻頻突破500人次,隨之而來的就是大批重癥感染患者排隊入院,醫院在組建了第一緩沖病房的第4天,又組建第二緩沖病房,足以說明醫院的堅定立場是應收盡收,我們全科人員必須堅決執行這項任務?!睆埵缂t主任再一次帶領全科人員另加4名增援醫生,于12月26日晚上完成了病房搬遷任務,很快就開始收治重癥患者,不到24小時,收治33名急診患者。
“從11月22日到12月25日,滿打滿算34天,我們帶著住院患者、帶著床位、帶著各類設備,完成了3次搬家。這個過程中,伴隨著我們的醫生、護士都經歷了從‘陽’到‘康’的過程,不到特別嚴重的程度,大家都堅持上班,元旦放假3天,沒有一天休息?!睆埵缂t主任在1月9日上午介紹情況時,仍被頻繁的咳嗽打斷:“我雙肺CT顯示病毒性肺炎,一直沒能在家休息,現在是邊服藥邊上班狀態,爭取在這一波住院患者的病情略有穩定時,我能在家休息一天?!?/p>
*臨床科室一線人員的工作狀態
1月11日,濟南市中心醫院第二緩沖病房中44張床位仍然滿員,醫生、護士依然忙碌到一個班次下來沒有喝水的時間。張淑紅主任介紹說:“我們第二緩沖病房是醫院收治重癥感染患者的第三梯隊,第一梯隊主要應對除呼吸重癥之外的其他重癥的患者,如重癥醫學科等病房;第二梯隊主要是應對呼吸重癥的患者,常需要使用有創呼吸機,如呼吸內科及第一緩沖病房?!?/p>
作為第三梯隊,張淑紅主任帶領的第二緩沖病房主要收治來自急診的新冠患者,90%都是重型患者,幾乎所有患者都需要氧療,有部分需要無創呼吸機,極少數需要使用有創呼吸機。醫院在重癥患者入院時的統籌調配,旨在促進治療效力,加快床位周轉,提高醫療資源的效率。截至1月12日,濟南市中心醫院第二緩沖病房出院患者41名,實現了預期。
84歲的王奶奶于1月5日住進濟南市中心醫院第二緩沖病房時,已發熱16天,神志不清6天,曾在一家醫院住院7天,期間出現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治療效果不理想?;颊哂懈哐獕?、冠心病、腦梗塞、腦萎縮、頸椎病等多種病史,轉入院之前有肺炎、電解質紊亂、低鈉血癥、心衰等。王奶奶神志不清的原因是什么?首先應考慮氧分壓,但老人的氧分壓是正常的,此項暫可排除。
面對迷離的病情,張淑紅主任團隊分析發現:老人發病半個多月以來,一直不能正常吃飯,有惡心嘔吐,嚴重的血容量不足,血容量不足,也可以導致她的腦供血不足,并持續加重。同時,老人出現了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低鈉等表現,另有酸堿平衡紊亂。
針對這些情況,張淑紅主任團隊及時為老人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張主任解釋說:“這位老人心功能不好,入院之初合并了心衰,在肺炎的同時,合并了肝臟功能的損傷,腎臟功能損傷,心肌的損傷,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老人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又合并了比較重的細菌感染。因此,我們在透徹分析病情的基礎上,進行抗病毒治療、激素治療、免疫治療、抗炎治療,同時兼顧心、肝腎等臟器功能,老人1月5日入院、1月9日復查各項主要指標,血離子、電解質、酸堿度回歸正常,肝功能、腎功能、心臟功能獲得明顯改善?!?/p>
王奶奶的住院等級已經由病危改病重,現在進一步遞減,病重也取消了,預計在1月13日能夠出院。與此同時,在眾多陪床的患者親屬看來,病情一天比一天有所減輕,就看到了最大的希望。
“家中有老人生病住院,一旦不能吃飯,我們心里就緊張,預感就不好?!?1歲的陪床親屬朱先生介紹說:“我八十多歲的老母親住到張主任這里以后,此前將近一周沒有食欲的情況改善了,通過張主任的介紹,我才知道新冠病毒感染可以直接影響胃腸道,對胃腸道造成損傷。另外,病人缺氧本身也會導致胃腸損傷。通過張主任的解釋,我知道,我的母親有心衰,心衰導致胃腸道的淤血,進一步導致食欲減退,以此惡性循環。以我之前的陪床經驗,如果這一次不是轉到中心醫院,我母親可能得不到這么有效的治療。張主任對這些重癥病人所采取的綜合分析病情、個體化治療,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背后蘊含的科學思路,感激中心醫院的每一位醫生和護士的辛勤付出?!?/p>
張淑紅 ·主任醫師
張淑紅,濟南市中心醫院消化二科主任,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1991年畢業于山東醫科大學六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一直在濟南市中心醫院從事臨床工作。2003獲得山東大學醫學院消化專業碩士學位;2004年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進修學習后,率先開展肝癌微波消融等微創介入治療;自2006年起,兼任山東大學濟南臨床學院內科教研室常務副主任;2009獲得山東大學內科學專業(消化系?。┎┦繉W位;2011年指導山東大學實習醫師參加華東地區技能大賽并獲團體特等獎,同年參加全國比賽并獲二等獎;2014年成立濟南市中心醫院消化介入亞專業并擔任專業負責人;2016年到美國南內華達州大學醫學中心做訪問學者。
從事消化專業工作近30年,重視教學工作,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關注患者的身心健康,連年獲得醫德考評優秀,多次獲得優秀醫生、山東大學優秀教師等稱號,并獲得教學突出貢獻獎。臨床方面,擅長各種胃腸疾病及肝膽胰疾病的內科診療及微創介入治療。胃腸疾病方面,包括各種器質性及功能性胃腸病的診斷及治療;肝膽疾病方面,包括各種原因導致的肝損傷、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及胰腺炎等疾病的診療;微創介入方面,包括及肝臟良惡性腫瘤、肝硬化、膽道及消化道梗阻等的超聲或放射介入治療。
北京亞太肝病聯盟山東省聯盟常務理事,山東省感染性疾病聯盟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預防醫學會慢性肝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學會肝病分會病毒學組副組長,山東省醫師協會肝病分會常務委員兼脂肪肝學組副組長,山東省醫師協會消化介入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分會常務委員,濟南醫學會消化介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門診時間:
消化內科門診:周二全天
消化肝病門診:周四上午
脂肪肝門診:周一下午、周四下午(地址:門診樓六層脂肪肝診療中心)
一吃就拉肚子,兩年多時間里大便不成形,今年65歲的患者王先生一直在默默地忍受這般煎熬:“一年住院好幾次,最近這三年先后做了5次手術,但凡能忍一忍,也不想去醫院?!?/p>
10月18日這一次到醫院,是因為患者和全家人都不敢再忍了:“突然拉肚子特別厲害,大便帶血,每一次的量都特別多,感覺活不了啦,得準備后事了?!?/p>
2022年10月18日,王先生因為1天前出現大便出血,住進濟南市中心醫院消化二科。
11月1日上午,患者順利出院回家。對于王先生的病情,消化二科主任張淑紅介紹說:“患者入院之初有三大困擾,大便出血、經常寒戰、長期處于一吃就拉的腹瀉狀態。其實,這三方面癥狀密切相關,在查找病因的時候,需要我們從整體上考慮,綜合分析,科學診治。王先生住院期間的身體狀況變化過程,印證了我們對疾病發展的判斷?!?/p>
*患者出院回家后,特意派親屬向張淑紅主任送上錦旗
大便出血難止 家人擔心一病不起 10月18日早晨7點,王先生被家人送到濟南市中心醫院。家人向醫生介紹:“凌晨3點多,他上衛生間,再次大便出血,暗紅色,保守地估計,超出一大瓶純凈水的量,至少六七百亳升,全家都嚇壞了?!?/p> 尤其讓全家人心情沉重的是,患者近年諸病纏身:2019年2月11日在濟南一家省級大醫院做了膽囊根治切除+腹膜后腫瘤切除術,2020年7月6日實施膽腸吻合術,2022年1月3日實施膽腸吻合+小腸部分切除+粘連松解術,2022年1月及5月實施脾動脈栓塞術,9月21日實施門靜脈支架植入術+腹腔動脈造影,10月12日行腹腔動脈造影+栓塞術。 患者家人向張主任介紹:“這3年反復住院,先后做了5次手術,省里知名的大醫院差不多都去過,我們擔心這次大便出血會讓他一病不起,很有可能再也回不了家啦?!?/p> 多次手術后頻頻便血 治療應該從哪里入手 10月18日,王先生入院當天,完善各項檢查后,濟南市中心醫院消化二科做出初步診斷: 1.消化道出血 腹腔動脈造影+栓塞術后 門靜脈支架植入術后 2.膽囊癌術后 膽腸吻合術后 膽腸吻合口轉移 腹膜后轉移 3.貧血 4.血小板減少 5.肝功能不全 6.低蛋白血癥 7.腎囊腫 8.腹壁疝 9.腹股溝疝術后 10.肝囊腫 近3年之內反復住院、多次手術之后,患者的身體狀況已經超出本人及所有親屬的想象,頻頻便血背后的原因錯蹤復雜,治療應該從哪里入手? 通常情況下,消化內科對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療流程,首先應該是胃腸鏡檢查,以便于明確出血的具體位置。但王先生18日入院,24日才進行胃鏡檢查。 對此,張淑紅主任解釋說:“患者入院之初,因失血過多,身體非常虛弱,隨時可能有更大的出血,已經耐受不了胃腸鏡檢查。因此,我們先進行對癥支持治療,以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為下一步進行胃鏡檢查創造條件,這些支持治療包括抑酸、抑液、補液、輸血等措施?!?/p> 在此期間,讓患者和家人信心大增的一個細節是:入院當天,患者家人向張淑紅主任提及,近幾年患者在家中動輒寒戰,便血這幾天,更是頻繁發作寒戰,張主任立即安排了一項名為“血培養及鑒定”的化驗檢查,并根據檢驗報告及時調整了用藥,使頻發寒戰的狀態迅速得以扭轉。 對于下面這張檢驗報告單,患者及家人感到“非常神奇”,張主任據此調整用藥方案之后,很快就不再出現寒戰癥狀,之前在幾家醫院住院,為什么就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張淑紅主任介紹說:“患者的突出癥狀之一是寒戰,顯著的前提是3年前做過膽囊癌切除手術,之后做過膽腸吻合手術,有一種可能就是腸道中的細菌逆行到膽管,又通過膽管釋放到血液中,由此導致膿毒血癥,血培養結果中的革蘭氏桿菌充分證實了我們的判斷。針對患者的耐藥情況,調整使用抗菌藥物,消除感染,必然能夠使患者在短時間內感受到治療見效。所以說,消化內科醫師為患者診斷和治療的過程并不神奇,而是一個科學、清晰的邏輯思維過程?!?/p> 大量便血的真正原因 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10月24日,消化二科團隊為患者王先生實施胃鏡檢查,證實便血的真正原因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所導致的出血,并進一步調整了治療方案。 關于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及家人極不理解:查出膽囊癌之前,胃腸道并沒有感覺到異常,為什么如今做內鏡檢查,就是這般嚴重程度? 對于這個疑問,張淑紅主任解釋說:患者在3年前做過膽囊癌切除手術以后,胃腸運動不良,局部血液循環不暢,胃酸引流不暢,膽汁也可能反流,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進一步并發消化道出血。 “導致患者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胃酸分泌過多。那么,為什么會出現胃酸分泌過多?”張淑紅主任向患者家人進一步解釋說:“患者在訴說病史時,曾提到,自3年前被確診為膽囊癌,一直睡眠不好,非常焦慮,而焦慮情緒會加快胃酸分泌,以此加重惡性循環?!?/p> 膽囊癌術后3年大便不成形 常規用藥解決“一吃就拉” 患者入住濟南市中心醫院消化內二科第8天,病情趨于平穩,便血、寒戰不再發作,幾項重要指標明顯向好,全家人倍感欣慰。 *這項指標表明患者貧血獲得糾正 *降鈣素原升高,表明血液中細菌感染嚴重 患者與家人感到皆大歡喜時,張淑紅主任再一次調整治療方案,首先是在飲食方面,盡量吃軟的、稀的、脂肪含量少的食物,含蛋白質的食物也暫時不宜多吃,同時補充消化酶,補充益生菌,而且量要足夠,以此來調整消化功能,調整腸道菌群。 為什么做出這般調整?張主任介紹說:患者近3年一直處于大便不成形的狀態,家人提供的信息是常?!耙怀跃屠?,這是什么原因?結合病史,分析原因,患者膽囊切除以后,膽汁分泌減少,膽汁得不到濃縮,而且是膽汁直接進入腸道,膽汁與腸腔內容物混合不均勻,又存在膽汁分泌相對不足,這兩方面的因素導致患者消化不良,因此就需要通過補充足夠的消化酶,來改善消化功能。 11月1日出院回家之前,患者大便已成形。出院回家一周,患者專門人家人到醫院送錦旗,表達感激:“中心醫院消化科住院的時候,都做好了死在醫院里的準備,認為到醫院住院也不過是個心理安慰,沒想到住院十多天,又能走著回家了。感謝濟南市中心醫院,感謝張主任和她帶領的消化二科團隊!”
身高超過180,體重超過260斤,這般身材的男士,在當今社會算胖嗎?
3月15日,在濟南市中心醫院脂肪肝中心,33歲的郝先生坦言:這要放在十年前,我20多歲,體重剛過200多斤,從沒覺得自己胖。為什么呀?放眼看看四周,我這種體型的年輕人太多啦。
但在2011年5月份,體重已超過240斤的郝先生參加單位體檢,結果提示:脂肪肝。
*成年人理應知道自己的“肝狀態”
脂肪肝的危害是什么?脂肪肝的原因是什么?郝先生在網上搜索查閱了一陣之后,心情反而不再沉重:好多年輕人都有脂肪肝,這個現象比較普遍,以后少吃點肉,可能會有所緩解。 如此半信半疑地過了三年,2014年5月再體檢,結果提示:脂肪肝,轉氨酶異常,ALT值98。 轉氨酶異常 提示身體有什么??? 2014年5月,25歲的郝先生第一次知道,ALT是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通常所稱谷丙轉氨酶。感覺更要命的是,自己的ALT值98,遠超出了5~40U/L的正常范圍。 轉氨酶異常,提示身體有什么??? 濟南市中心醫院消化二科、脂肪肝診療中心主任張淑紅介紹說:“血清ALT測定,主要用于肝臟病的診斷。過度肥胖的人,轉氨酶異常、升高,說明脂肪在肝臟過度沉積導致的肝損傷,醫學上成為脂肪性肝炎,任何人在健康體檢時,超聲提示脂肪肝,查血提升轉氨酶等指標異常,都應該到正規醫院的??崎T診就診?!?/p> 老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郝先生面對自己“脂肪肝、轉氨酶異?!钡捏w驗結果,反復在網上搜索之后,認為:一切都是太胖造成的,只要把體重減下來,脂肪肝的問題就解決了,轉氨酶的指標也就會降下來。 對此,張淑紅主任提醒:脂肪肝是一種疾病診斷,患者需要正規治療、科學干預。 *資料圖片來自網絡 脂肪肝患者郝先生的現實困境是:注意飲食一年多,脂肪肝、轉氨酶異常的發展趨勢并沒有改變。2021年10月7日,到濟南市中心醫院脂肪肝中心就診時,有2項指標令患者及家人感到“膽戰心驚”:空腹胰島素336.20pmol/L,體質指數(BMI)40.60。 空腹胰島素336.20 脂肪肝患者該怎么應對? 空腹胰島素,正常參考值為17.8-173pmol/L。 郝先生的空腹胰島素指標直線拉高的同時,糖化血紅蛋白指標為5.9%,正常參考值為4-6。 對此,患者及家人都非常焦慮:胰島素指標那么高,血糖還算正常,但也臨近了正常范圍之內高點,另外就是尿酸指標高,這就不是在手機上查查能解決問題的了。 在濟南市中心醫院脂肪肝診療中心,綜合分析郝先生的各方面指標,張淑紅主任認為郝先生由于過度肥胖而導致了代謝紊亂,需要實行“藥物治療+營養減重”的方案。張主任解釋說:當一個人達到肥胖、脂肪肝、肝損傷的診斷標準時,僅憑減輕體重來緩解癥狀已經是非常困難。而且,僅憑不吃肉,也難以扭轉肝損傷,更難以改變他體質指數(BMI)40.60的現狀。 *體重÷身高的平方=你的BMI 對照一下! 背負著重大思想壓力的患者郝先生呢,心中更是委曲:這大半年時間,幾乎不吃肉,平時只吃饅頭、米飯、蔬菜,體質指數仍然超過40,達到Ⅲ度肥胖,這其中到底是誰的責任? 藥物治療+營養減重 胖人怎么吃才科學? 2021年10月7日,郝先生第一次到濟南市中心醫院脂肪肝中心就診,完全遵循張淑紅主任的“藥物治療+營養減重”方案,在家堅持1月余,于11月11日再次到脂肪肝中心復診,重要指標如下: 空腹胰島素水平由336.20降至202.50; 體質指數(BMI)由40.60降至37.80; 體重由133公斤降至123.9公斤; 12月30日,郝先生又一次到濟南市中心醫院脂肪肝中心復診,重要指標如下: 空腹胰島素水平143.6,已從最高峰336.20降至正常范圍; 體質指數(BMI)由40.60降至?; 體重116.5,相比133公斤之時,已減輕體重16.5公斤; 轉氨酶(ALT)29.60,終于從最高峰值98降至1-50正常范圍; 被稱之為肥胖的人,怎么吃才算科學?濟南市中心醫院消化二科、脂肪肝中心主任張淑紅教授解釋說:“肥胖導致多種疾病,已經在各個年齡段很高發。當肥胖導致了一些慢性疾病之時,對于患者本人來說,一定要區分輕重緩急的層次,一定要找到??漆t師來解決問題,首先要通過合理使用藥物來及時扭轉器官受損的局面,接下來再是科學合理的膳食?!?/p> 具體到一個達到“肥胖”標準的人應該怎么吃,在濟南市中心醫院脂肪肝中心門診,姜雅堃副主任醫師向更多脂肪肝患者展示了“顛覆以往認知”的營養科學常識: *一根毛重42.45克的火腿腸 *一片毛重62.94克的瘦豬肉 如果你正在千方百計地減輕體重,連續幾天吃素之后,面對一根火腿腸和一片瘦豬肉,你會選哪一個? 孰不知,一根毛重42.45克的火腿腸,一片毛重62.94克的瘦豬肉,二者所產生的熱量都是90kcal。同樣含90kcal熱量的還有一片64.5克的牛肉,和一把葵花子,如下圖: 感覺意外不意外?毛重僅14.78克的一小把葵花子,所含熱量,竟然與一片瘦豬肉相等。而且,這一小把葵花子含的脂肪7.37克,而上圖中那一片瘦豬肉,所含脂肪也不過3.9克。 關于飲食中的葷與素,姜雅堃副主任醫師進一步解釋說:“堅持素食,并不能減少脂肪攝入。譬如,人們每天都離不了的米飯、面條、饅頭,在體內被分解成葡萄糖,然后,過多的葡萄糖就會被轉化成脂肪” 怎么樣?正在為體重已達到“肥胖”而痛苦的您,以往的經驗與認知有沒有被徹底顛覆? 有關肥胖、脂肪肝等問題,敬請搜索、關注“濟南市中心醫院脂肪肝中心”及“肝病專家張淑紅”。